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李汉宇:凭借“东风”正扬帆
作者:潘建 王吟  文章来源:贵州政协报  点击数   更新时间:2018-3-12 10:10:01  文章录入:梁川  责任编辑:梁川

“贵州万事具备,只欠‘东风’,这个‘东风’就是需要一批高科技的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贵州来引领贵州发展。”

  3月7日,住黔全国政协委员、省政协副主席李汉宇接受国际金融杂志社记者采访,他说,开放的贵州正需要借助媒体的宣传,让人们进一步了解、认识贵州,贵州生态好,投资环境好,正在逐步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沃土。

  李汉宇说,近五年来,贵州发展速度非常快,取得了巨大成就,快速交通网的构建已经完成,支线航空实现九市(州)全覆盖,现在进入了高铁时代,交通网四通八达。截至2017年底,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833公里;过去5年累计实施农村公路改造11.4万公里,并于2017年实现建制村通畅率、通客车率双百目标;全省水路通航里程达3664公里,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达740公里……

  省委、省政府高瞻远瞩,经过3年多的探索与实践,大数据在贵州“无中生有”,并日渐“风起云涌”。从三大电信运营商,到阿里、腾讯、华为,再到苹果……2017年,华芯通服务器芯片项目、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,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将其数据中心落户贵州,“云上贵州”的大数据全球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大,向世人展示了一条以大数据引领创新、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新路。

  李汉宇说,贵州是一个后发省份,怎样做到后发先至,首先,基础设施必须要完备,基础设施不完善,什么都免谈;其次就是人才,除了本地培养以外,更多的是要引进高端的人才。

  在招商引资中,运用“大数据+”来带动招商引资,运用“大数据+”来带动企业改造和升级。以前我们招商引资较为盲目,一个产业该怎么分布,市场在哪儿,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等等,如果以此去调研,由于资料、信息有限,想达到理想的期望则非常困难,利用大数据来进行分析就能轻松获得想要的信息,避免盲目投资,才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成功。

  现在贵州正在实施“万企融合”大行动,打好“数字经济”攻坚战,这是贵州为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,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采取的措施。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和“数字贵州”建设,以应用为核心,深化云计算、量子通信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融合,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全产业链、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各环节优化重组,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,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转型,由投资驱动、资源驱动向数据驱动、知识驱动转变,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为全省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、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、加快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。

  事实上,贵州在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上已经取得初步成效。2016年以来,贵州借助大数据发展先行优势,实施“双千工程(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)”,对2230户企业进行以信息化、数字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,引进技术含量高、成长性好的企业1060户。

  谈及利用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,李汉宇说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产业扶贫决策部署,利用大数据助力大扶贫,聚焦食用菌、茶叶、蔬菜、生态家禽和中药材5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,建立全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,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贫困县与对口帮扶城市产销对接和农产品“泉涌”提供数据基础,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。

今年1月10日,由全国工商联、国务院扶贫办、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“万企帮万村”消费扶贫启动仪式暨东西部协作支持贵州发展现场会举行。“万企帮万村”已实施两年多了,效果非常好,就是通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成紧密合作关系,倡议更多消费者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。贫困户生产的优质农产品由于受制于交通、观念、经验等客观原因,许多好产品销路尚未打开。广大企业通过购买“万企帮万村”的产品,帮助贫困群众的劳动产品转化为产值,从而实现稳定脱贫。贵州的“黔货出山”活动搞得有声有色,“黔货出山”让贵州的优质农产品风行天下,如贵州的茶叶,就让几十万农民因茶而脱贫致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《贵州政协报》3月11日1版)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