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
您当前的位置:365即时比分 >> 会员文苑 >> 正文

正视渝贵铁路开通后的机遇和挑战

正视渝贵铁路开通后的机遇和挑战

时间:2018-1-26 作者:江志平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:

2018年1月25日,渝贵铁路正式开通运营,遵义迎来高铁时代。高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并存,作为渝贵铁路线上的节点城市,遵义如何抓住机遇,应对挑战,未雨绸缪,更好地规划高铁时代下遵义经济社会的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 

铁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,是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。

渝贵铁路开通后,将大幅降低旅行、物流成本。遵义铁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也存在许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。截至目前,遵义市境内仅有一条铁路,铁路里程为198公里。遵义的铁路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,贵州省平均水平的37.4%。铁路基础设施的滞后与遵义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。渝贵铁路的开通将极大提高遵义的铁路网密度,拓展铁路运输的能力。渝贵铁路设计时速为200公里,是四川、重庆通达贵州、广西、广东的快速出海通道,也是西南连接华南、华东的“快车道”。渝贵铁路的开通运营将大幅缩短西北、西南至华南等城市的时空距离。渝贵铁路开通后,成都至贵阳的旅行时间将从目前的12小时缩减到3.5小时,重庆至贵阳的旅行时间也将从目前的10小时缩减到2小时。遵义至重庆的行车时间将缩短至1.5小时以内,到贵阳只需40分钟,遵义到“左邻右舍”的时间将大大缩短。通过重庆和贵阳两个交通枢纽,遵义将大大缩短到西北、西南和华南的旅行、物流成本,促进我市与与珠三角、港澳等地区人员、物资交流。

渝贵铁路开通后,将极大地发挥集聚效应。高铁的开通,将使沿线城市成为当地的交通枢纽,给投资带来巨大回报,从而吸引物资流、资金流、人才流、技术流、信息流向高铁站附近聚集,带动周边经济迅速繁荣,形成集聚效应。日本新干线建成通车后,设有站点的城市比同一个地区没有车站的城市在零售业、工业、建筑和批发业上增长了16%-34%。2009年“武广高铁”开通以后,催生了沿线的投资热潮。直接从高铁开通受益的武汉、咸宁两市GDP同比增长均为15.9%,其中旅游业收入分别增长36.5%、16.7%。高铁使不同城市间到达的时间普遍缩短了60%以上,带动沿线城市旅游、餐饮、娱乐等相关服务业的蓬勃发展。

渝贵铁路开通后,将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。高铁以其快速、便捷,使交通耗时大大减少,空间距离大大缩短,使远距离的两个城市可迅速到达,实现“同城效应”。渝黔铁路自重庆西站引出,经綦江、桐梓、遵义、息烽至贵阳北站,全长345公里,沿途共设12个车站,其中5个在遵义境内,分别是桐梓北站、桐梓东站、娄山关南站、遵义站、遵义南站,沿线经过遵义市的桐梓县、汇川区、绥阳县、红花岗区和播州区,这些县(区)正好处在连接成渝——黔中的大动脉通道上,产业基础好,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与成渝、黔中两个经济区在电子信息、材料、能源、装备制造、旅游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。渝贵铁路通车后,沿线的县(区)将与贵阳、重庆形成“一小时城市生活圈”,意味着遵义与贵阳、重庆进入“同城化”。“同城化”效应将有利于构建以遵义为重点的成渝——黔中经济走廊,有利于渝贵铁路沿线县(区)新型城镇化的发展。

 

贵州省委常委、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讲: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交通通道并不等于开放通道,如果不抓住交通条件改善的机遇加快开放通道建设,交通通道就会变成了交通过道,不但不会成为我们吸引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、技术流的大通道,反而会成为别人“虹吸”我们要素资源的大管道。”在“高铁热”中我们应当有“冷思考”:

高铁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在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,尤其对沿线的中小城市、次发达地区来说,会面临当地的物资、资金、人才等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、发达地区流动,而自己被抽空的风险。高铁开通之日,是资源要素流入多,还是流出多?如果自身优势不明显,环境吸引力不够强,高铁甚至会成为倒吸资源要素的“走廊”,这就是著名的“虹吸效应”。

高铁加速了城市间、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,也意味着资金、人才、信息会向发展环境更优越、行政效能更高的经济高地聚集,而经济发展的漏斗区即中小城市、次发达地区将面临人才、企业流失的窘境。遵义虽然处在渝贵铁路的重要节点上,有区位优势,但同时也有被“虹吸”的劣势。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的“政策洼地”和“经济高地”,黔中经济区也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,且拥有省会城市的集聚效应。渝贵铁路建成通车后,遵义如果不能借势做大做强,突出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优势,遵义不但不能主动承接重庆和贵阳的产业扩散转移,反而很多优质的生产要素被其吸走,造成“单向流出风险”。渝贵铁路开通之时,可能出现“只见客流,不见客留”“只见动车过、不见人下来”的尴尬局面。

没有总量就没有地位,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。未来区域之间的竞争,集中体现在城市之间特别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。大家都在铆足劲往前跑,最终形成强者愈强、弱者愈弱的“马太效应”。遵义市必须立足黔川渝结合部这个区位,利用好渝贵铁路的正面效应,加速提升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水平,加快发展高端产业,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,真正把遵义打造成为生产要素集聚的“洼地”。

 

遵义地处成渝和黔中两个城市群之间,是贵州、四川、重庆交界处最大的一个城市,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个城市。遵义今后的发展格局就是要依靠贵阳、面向重庆、挤进成渝经济区,依托乌江、汇流长江、融入长江经济带,依靠娄山、借力上海、冲向长三角。渝贵铁路开通后,我们必须坚持:

一是打造以高铁为引领的综合交通网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,路网的容量和密度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支撑。渝贵铁路开通后,我们要打造以高铁为引领的综合交通网,规划建设高新快线—兰海高速—南龙快线—新龙快线—新蒲一号路的快速无障碍交通;规划设计连接汇川北部、桐梓、绥阳、湄潭、播州南部、仁怀大环线高速公路;抓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城市主干道建设,打通主次干道循环系统,坚持规划无障碍原则,构建“环联射”骨架路网,实现老城区与新城区交通的顺畅无阻,迅速拉开城市框架,打造遵义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。

二是围绕高铁站点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。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,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。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离开家乡,到城市追求美好生活,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平台,其承载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人口规模,人口迁移和流动又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,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。遵义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,以中心城区为核心,绥阳县、湄潭县、桐梓县、仁怀市同城化发展,着力构建承载500万人口的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。渝贵铁路开通后,我们应牢牢把握住这一有利机遇,以高铁为纽带,以高铁车站为基点,整合周边区域产业,加强遵义新型城镇化建设,形成以高铁为纽带的“大城市、大遵义”。

三是围绕高铁促进旅游业升级发展。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,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。高铁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,带动“1小时经济圈”“2小时经济圈”等经济圈的形成,大大扩展了客流来源、加强了旅游辐射范围,激发了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。利用渝贵铁路开通的有利时机,遵义应加强旅游目的地与高铁站之间便捷快速的接驳体系建设,以高铁站点为中心,以旅游大巴、汽车租赁、公共交通为集疏运载体,迅速实现旅游目的地与高铁站、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快速衔接转换。抓好大型精品景区和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,全面提升遵义会议会址红色文化经典旅游区,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型精品景区,重点打造中国(遵义)长征文化博览园等一批具有遵义历史、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园,加快建设“国酒茅台”、“丹霞遗产”、“四渡赤水”大型精品景区,着力打造贵阳—息烽—遵义—桐梓—重庆—广安红色旅游精品线。加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不断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度。

四是围绕高铁优化产业升级发展。利用高铁的便利优势,推进现代山地农业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,打造特色品牌农产品,瞄准成渝特大城市的消费需求,大力培育茶叶、辣椒、生态畜牧、反季蔬菜等优势产业。优化高铁沿线产业布局,推动优势产业互补,有序承接产业转移。在高铁经济沿线带布局发展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和材料等新兴产业,大力发展动漫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,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,逐步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。围绕高铁站点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。在中心城区核心商圈重点打造一批中央商务区,在文化资源集中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,在工业园区、科技资源集中区重点打造科技产业集聚区,在交通枢纽重点节点打造物流中心(园区),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中心商业街区,统筹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商业城。

 (作者系民建遵义市委八支部会员、遵义市委讲师团经济研究室副主任)

专题